学校工作报告
——在365bet网球比赛比分第三届教 职 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校 长 万由祥
(2014年3月2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大会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二届一次教代会以来工作回顾
2009年3月27日召开第二届一次教代会以来,在孝感市委、市政府和省高工委、教育厅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湖北职院精神,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通过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举办了建校60周年庆典;完成了北区土地置换并启动实施南校区一期建设工程;完成了竹园小区教职工住房建设及配售工作;积极推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首次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工作;承担了省委组织部事业单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分别召开了教学、科研、人才工作会议;组建了湖北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等。在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的征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连续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等3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首要任务,不断巩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了专业布局动态优化机制,申报了11个新专业,建成12个省级重点专业。新增省级实习实训基地9个(其中校外1个)。建成9门国家级、26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构建了以“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为特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了湖北省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项目,并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审验收。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共获奖11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项。特别是在201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学校荣获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总成绩在全国名列第二;在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1个二等奖,在全省高职技能大赛上获得4个一等奖和4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推介了我校“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案例,以及我校毕业生先进典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谭之平,十八大党代表闫文静的事迹。在2013年全国高职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上,我校《围绕专业做强企业、产学结合校企双赢》、《以“师徒制”为特征的“工程项目引导能力分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两项案例入选。
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荣获“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举办了“优秀女性进高校”、“先进典型报告会”等系列活动。通过素质拓展及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新学生管理和资助工作,学校荣获“湖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称号。学校团委被湖北团省委授予“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二)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科研兴校。成立了“两型社会”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创新平台,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近五年,各级课题立项166项,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220篇,获得专利14项。学校主持或参与研究的成果分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等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学报被评为“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并连续两届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建立了“政府搭桥,部门牵线,行业参与,学校统筹,院系为主”的社会服务体系。先后与孝感高新区和孝南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市直部门共建培训中心5个。提供继续教育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服务年均5万人次。与26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培训和科技创新项目合作。继续教育有新突破,现有在校生7800余人。学校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创办的湖北九洲数控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科技创业明星企业,已成为孝感高新区重要产业支柱和我校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平台。2012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称号。
(三)文化建设不断创新
深入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融合。2011年,学校被中央七部委授予“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称号。建设了湖北孝道大学生创业园。2012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被评定为湖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了“创业之星”、“感恩之星”等评选活动。打造了“义工行天下”等文化建设系列品牌。谭之平获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孝感市建市20周年最具影响力模范人物;魏迪仁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多家中央、省主流媒体对学校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新成果进行了报道。
(四)办学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继续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三育人”先进典型表彰活动。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融、技能比武,加大教师培养教育工作力度,教师队伍总量稳步增长,共引进各类人才62人。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增加112人,新增高级职称96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劳动模范等7名,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7人,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建成省级教学团队4个,院级教学团队9个。推行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任期+竞岗+目标管理”模式,提高了学校干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认真开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完成了学校首届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改革,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活力。完成了学校中层干部换届,优化了干部队伍,提高了管理效能。
(五)学校管理水平和基础能力不断提高
强化综合目标责任考核,注重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工作创新,以考核强化组织管理和过程激励。扎实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学校普通专科招生人数多年稳定在5000人以上,生源质量、投档线居省内市州高职院校首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完成了高校债务化解、账务清理、学费标准调整等工作,学校荣获“全省财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加强基础建设,建成了医护大楼、学生宿舍楼等,去年完成了东区艺术教学楼主体工程。南校区建设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孝感市100个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联城村土地平整和一期工程开工准备工作。争取到1400多万元社会资金用于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学校荣获“全省高职高专先进图书馆”称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推进“两型”校园建设,学校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积极拓展“农校对接”工作,保障了食品价格稳定和卫生安全。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建立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确保了校园和谐、安全、稳定。建立并实施二级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制度,完成基建、维修项目结算审计共186项,送审金额 2.2亿余元。学校被省审计厅授予“审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六)民生工程不断改善
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2012年学校荣获“孝感市工会工作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称号。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共计5大类项:完成了竹园小区的建设和配售工作;每年定期开展全校教职工健康体检;发放教职工误餐补贴;每年开展系列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每年重大节假日期间对老领导、老党员、老职工、困难职工进行慰问。
(七)党建工作不断加强
努力创建“五好”领导班子,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完善防腐败惩防体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评议制度,加强选人用人监督,坚决实行任用干部党委成员票决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全覆盖和“一岗双责”制度,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开启“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绩的取得是上级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教职工团结一心、勇于开拓、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今后五年的总任务
学校发展进入了可喜的黄金机遇期,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当前来说,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着“三个瓶颈”,也面临着“三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需要我们戮力实施“三次创业”。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三个瓶颈”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形势曾有这么一个令人深思的判断:宏观的看形势大好,中观的看喜忧参半,微观的看困难重重。从我们学校来说,面临着“三个瓶颈”。
一是生源数量不断下降,生源质量不高。从湖北的高等教育来看,优质资源短缺,一般资源过剩。以2013年为例,一本计划特别是“985”、“211”高校计划短缺,2013年增加4166名,仍不能满足需求。2013年有1368名二本线以上的考生没有填报志愿,还首次出现了二本高校二次征集志愿没有录满的现象。从高职情况看,虽然是在四(一)、四(二)批次录取,2013年没有完成年招生计划的学校仍达到33所。其中有的高职50%以上原始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过去三年,我省高考考生平均每年以2.5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减。过去两年,每年约有4万以上的考生没有填报志愿。预计2014年湖北省会出现招生计划与愿意填报志愿的考生持平的现象。据预测,生源的数量的下降2018年才达到谷底。
二是投入长期不到位,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各种原因,财政对学校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影响了校园环境建设、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教师的培训提升和待遇提高。
三是教学改革有待深入,教学管理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质量不高、特色不特、合作的程度不深,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教学和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教学方法陈旧,灌输式的授课,流水线式的教学,松散式的管理,粗放式的考核。对基于学习的教育创新、“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关注不够。少数干部、教师、管理人员敬业精神不强,部分教师技能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们要想方设法,努力突破上述“三个瓶颈”。
(二)充分运用“三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职教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去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今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强调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不久前,教育部领导宣布:国家将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给予职业教育更大的支持。
湖北省委、省政府对职教也高度重视。去年12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重点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出台了5000元的生均拨款标准,而且准备2017年提高到8000元,2020年达到与普通本科院校同等标准,不少于12000元。今年2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郭生练副省长在会上只重点讲了全面启动国家教育信息化省级试点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两件事。在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时强调,全省中、高等教育结构要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从2014年开始,对高中阶段普职比达不到省定标准的地市省政府要约谈其政府一把手。孝感市委、市政府对我校发展高度重视。陶书记、滕市长等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研究解决我校发展中的问题。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教的需要前所未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也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层次的上移是由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决定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我省正处于“建成支点,走在全列”的机遇期,迫切需要职业人才支持;我市工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正在全力推进“第三次创业”,更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企业和社会的用人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现在一方面是大量缺乏实践能力的本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是用人市场缺乏大量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说经济社会的新变化为我们这类职业院校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现在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展现。教育结构必须与经济结构相匹配,这是教育规律,也是经济规律。
三是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强调要改善技能劳动者的待遇。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讲,这是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今后国家将实施财权事权的统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资源将向中小城市社会服务等公共设施建设倾斜,我们学校将会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的待遇将会更加有保障。
现在孝感市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孝感有两个国家战略、三个省级战略,孝感高新区是湖北省第四个国家级高新区。孝感正在加快推进与武汉市同城化、一体化。武汉市规划2049年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孝感将建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市以及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既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也对我们学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充满新期待。这不仅要求我们办好专科,还需要我们从试办本科专业到发展成为孝感本级管理的本科院校。
今年,国务院和省政府将会分别召开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会出台一系列支持职教发展的政策。这一切预示着职业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湖北职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学校今后五年的总任务
今后的五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完成和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节点,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是高职教育大发展、大变革、大分化的重要阶段。根据上述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党委审时度势,依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学校今后五年的总任务是戮力实施第三次创业,全面实现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8年,把我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基础实力强,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机制灵活,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职和本科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继续教育和培训健康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力的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努力使学校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应用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
——改革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资源整合模式及管理体制,将改革学校发展方式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设计和运作,实现教育投资体制、学校办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集成创新。推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建“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契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完善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做强做活二级学院,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行政效率和扩大校务公开。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广大师生通过教代会、学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并引入有效的社会监督。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校企之间、校社之间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和深化有湖北职院特色的“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广教师团队化教学、学生合作式学习,大力推行基于学习的教育创新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确保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协议就业率达到70%以上,创业率达到8%。
——提升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围绕学校第三次创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营造科研氛围、培养团队、打造平台、创新机制、完善体系。通过“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服务、管理咨询、学术讲座、职业培训”等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才培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到2018年,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体系完备,科研与社会服务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科研管理行为规范,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显著提高,科研成果奖励再创新高。科研对学校内涵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明显增强,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针对性、经济效益、社会效应不断提升。
——培育学校优势和特色。围绕建设创新型高职名校的总目标,大力推进“工作比创新”。每年开展“工作比创新”案例评选活动,鼓励全校各单位创先争优,创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的先进经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建设特色专业。鼓励各二级学院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在巩固和发展已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学校将更加重视培育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融合育人这一特色。深入开展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研究与实践,营造“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育人氛围。大力支持师生选择与区域经济相衔接、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创业项目。学校将在南校区建设孝文化博物馆和产学研一体的研发创业大厦。对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育人,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注重在各自的领域、各自的工作中渗透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形成合力,打造学校特色。
——全面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继续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中心,以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重点,以高层次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双师素质”的提升为核心,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以实施“六个计划”:“师德承诺计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引进培养计划”、“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教师职业规划支持计划”、“教师服务社会激励计划”、“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计划”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干、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到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800人,兼职教师稳定在500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90%。推进“聘期+竞岗+目标管理”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干部能进能退、能上能下、能教能管的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实施党旗引领工程,开展“五好”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着眼区域、整合资源、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统筹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加速完善东西区教育教学设施,着力推进南校区、临空校区和附属医院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举全校之力推进南校区建设,完成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3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将南校区建成容纳6000人的教、产、研、用一体化的现代新校区。根据学校医护类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按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标准扩建20000平方米的附属医院。根据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要求,积极推进与孝感临空经济区配套的职教园区建设。在孝感临空经济区科教园区规划1500亩的孝感市职教园区,以湖北职院为主体和龙头,建成能容纳10000人规模,由物流、旅游与酒店管理、幼儿教育、国际护理和临空国际老年健康养护等专业组成的、资源共享和融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现代职教园区。
三、2014年的重点工作
(一)明确2014年工作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任务
2014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积极推进学校第三次创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南校区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以干部管理综合改革、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人才强校工程为载体,激发干部和教师队伍活力;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正党风、改作风、促校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实现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目标而不懈奋斗。
2014年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学校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合格标准。
2、打造校级品牌专业2-3个,实现省级职教品牌突破。完成优势专业试办本科教育的申报工作。培育省级实训基地5个,新增1个省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抓好国家精品资源库共享课程和教学信息化建设。
3、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0%以上,学生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3-5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5%左右,协议就业率达到70%以上,社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85%以上。
4、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专业实体化。专业(群)实现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覆盖率达到90%以上。
5、稳定办学规模,确保全年普通大中专招生人数达到6000人,其中普通大专5000人。
6、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课题立项、结题各25项以上,力争突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并产生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开展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招生不少于3000人,社会培训经济效益不少于100万元。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
7、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出省级师生典型、教学案例。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业创新精神的融合,形成特色品牌。健全学校创业制度,巩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成果,争创国家级文化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8、精细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水平,落实国家各项资助,创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完成心理健康达标工作的申报,探索构建校内素质教育体系,试行素质教育学分。
9、探索建立名师工作室、终身教授等制度,激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1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有序完成孝感电大(师范)整体并入学校工作。
11、完成南校区征地任务和围墙、道路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南校区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食堂共计11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项目。
12、加强和完善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和谐稳定。
(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学校活力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两年多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鄂职院党发[2011]13号文件中所规定的在二级学院对分配和考核等重大事项实行“三议五公开”(教职工建议、党政联席会议商议、教职工大会决议;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论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决策办事机制落实得不够好。以“学校为办学主体、学院为准办学实体”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今年学校工作的突破口,是推进学校第三次创业的重头戏。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完善落实。首先,要落实学校“三议五公开”决策办事机制,各二级学院要在今年九月份以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职工分配考核办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所谓科学合理,就是要综合考虑组织目标、教职工需求、学校资源条件,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人员与教职工的关系,向关键岗位、贡献大的人员、一线教师倾斜,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激发队伍活力。其次,要完善单位目标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二级学院评价体系,加大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项目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安全这些关系到学校声誉工作的赋分权重,引导二级学院将工作重点进一步转移到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对学校职能部门的考核要突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服务对象的评价,加大其单位在全省同行中地位的赋分权重。
2、协同联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省委组织干部试点改革、人才强校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选取部分试点单位实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开展“五好班子”建设,严格干部管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学校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
3、拓展创新。其一,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教育厅关于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本科的文件所表达的信息说明教育厅思想相当解放。其文件指出:支持试点高校与科研机构实行合作、联合和合并重组。在不改变学校原有公办学校性质的前提下,支持试点高校由政府举办转为政府主导下的多方联合办学,实行混合所有制。允许试点高校二级学院实行校企合作、公办民助(或公立民办)的改革探索。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职权。其文件精神给我们职业院校指明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希望各二级学院大胆探索,学校将大力支持。其二,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探索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创造学校资源配置和资源管理的新经验。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共建办学模式。实践证明,共建办学形式促进了学校招生,促进了专业生态平衡,促进了部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将对共建班进行一次评估和清理,学校只与有办学能力且办学行为规范的公司合作。相关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把好关并做好服务工作,务必使共建办班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扬“靠管理增效益”的传统,精心抓好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完成学校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学校财务管理公开,严格执行教学院部财务台帐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积极推进公务卡制度。进一步抓好学校审计工作,建立审计全覆盖、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校内审计体系。对审计出的问题加大督办整改力度。召开审计工作会议,对审计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规范基建、维修、设备采购等招投标工作流程,完善程序,规范操作,做到公正廉洁。实行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制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成员的责任,使学校每一项工程都建成优质高效工程、廉政建设工程。加强学校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积极推行后勤服务承诺制,提高餐饮、水电、绿化、物业管理等后勤管理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抓住湖北省列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省的机遇,积极争取相关项目,积极推进学校教学过程、生活服务、行政管理信息化。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从教学上和生活上关心广大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改进和加强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加强教职工队伍思想和业务建设方面的作用。
(三)弘扬湖北职院精神,进一步增强投身学校第三次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党委提出实施学校第三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后,得到了全校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今年,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好头,起好步,打好第三次创业第一仗。
要认清第三次创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第三次创业与前两次创业(学校第一次创业:从1998年四校合并组建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到2003年更名为365bet网球比赛比分;第二次创业:从2004年提出争创国家示范职院到2010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乃至到2013年的巩固提高示范成果的时期)相比有几点不同。
其一,起点不同。前两次创业特别是第一次创业起点低,从办学层次来看,合并组建前有三所是中专,一所是成人大专。从办学基础能力来看,都比较差。从教职工待遇来看,当时都比较低,有两所学校基本工资都不能全额发放,大家的期望值不高。而合并组建成了普通专科学校后,大家自然都倍受鼓舞,热情高涨,干事创业劲头很足。创业的阻力相对较少,创业的动员成本相对较低。
其二,外部环境不同。前两次创业高职教育还主要是在规模发展期。政府政策比较宽松,高职教育资源比较紧缺,社会需求比较旺盛,高职学校用武之地比较宽广。只要敢试敢闯,哪里都有路,哪里也是路,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现在高职教育已经完全进入了内涵发展时期,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一般高职资源已经过剩,政府政策日趋规范,考生选择日趋挑剔。在这种环境下,创业就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发挥出更大的智慧。
其三,目标不同。前两次创业的主要目标是合并组建成功和建成国家示范职院,虽说困难比较多,但都有明确的国家政策支持。特别是我们学校是全省第一所通过“三改一补”机制合并组建的职业院校,当时全国也只有十四所,所以自然就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关注。现在启动的学校第三次创业,不仅要在内涵建设、南校区建设和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还应在试办高职本科上有新拓展。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更艰巨,使命也更光荣。
要增强投身学校第三次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谈艰巨性、复杂性多一些。这是要求我们树立忧患意识,用好“底线思维”。当然我们开展第三次创业还有很多有利条件,例如,多年积累起来的办学综合实力、国家示范职院品牌、能征善战的学校团队、南校区建设的机遇、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些需要我们十分珍惜,充分利用和发挥,特别是要弘扬我们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培育的湖职精神,增强投身学校第三次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进取意识。当前,我们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现实,必须不断强化进取意识,必须破除安于现状、保守平庸的思想,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要积极进取;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要奋发向上。
二是强化机遇意识。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高职发展时代,机遇是最宝贵资源,改革是最大红利。抢抓机遇、收获红利关键靠解放思想。开展学校第三次创业,呼唤新的思想解放。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创业的大突破。什么叫解放思想?关键要求变,要转变。要变换观念,更新理念,树立与建设“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相适应的观念和理念,改革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加深对校情的认识,像陶宏书记说的那样“解放思想,三情结合找路径”。坚持开放办学,善于运用社会资源。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激发师生员工的创业热情。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担当精神。有的同志说得好,敢于担当,就是有责任敢承担,有困难不回避,有委屈能接受。学校第三次创业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很多,需要我们全体湖职人继续弘扬湖职精神,敢为人先,敢于拼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要坚决克服有的单位出现的“姿势分子多,埋头实践、弯腰干活的人少;评头论足的人多,创新创业的人少”的不良风气。邓小平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推进学校第三次创业,需要的是立足本职工作的实干精神,需要的是置身于学校改革发展大局中谋事创业的主人翁精神。需要的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正能量。我们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要有愈挫愈奋的韧劲。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第三次创业的实践者,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点滴做起,当好局中人,争做带头人。努力开创全校聚精会神干事业,大家众志成城创新业的新局面。
各位代表,改革的时代在召唤我们,发展的城市在等待着我们,渴望成才的学子在期待着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城市、无愧于学子的新业绩,为早日实现第三次创业的宏伟目标而更加努力吧!